地理信息网—专业矿产地质,水利水电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综合性门户!

您的位置:首页 >行业新闻 >

石原构想:东西两大文明必有一战,为了提前备战,必须入侵中国

时间:2020-09-13 18:34:08 | 来源:正观历史

随着军国主义的崛起,日本一直把入侵中国,当作它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。而东北地区,又被日本列为入侵中国的首要目标。

主要因为,我国的东北地区土地辽阔,资源丰富,人口稀少,对于资源贫瘠,国土狭小的日本来说,是最好的选择。因此,早在北洋军阀时期,日本便一直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东北。

当时,东北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势力范围。日本为了在东北获得更多的利益,以各种方式,对张作霖进行拉拢和扶植。

张作霖虽然出身贫苦,没什么文化,但却十分精明。对于日本人的算盘,张作霖心里一清二楚,但他并没有一口回绝。而是利用日本人的支持,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,而对于日本人的各种无理要求,张作霖则是能拖就拖。

在日本人的扶植下,奉系军阀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获胜,掌握了北京的政权。日本见到张作霖掌握了北京政权,也逼迫他答应各种无理要求,但都被张作霖以各种理由回绝。同时,这一时期,由于民间的反帝运动高涨,再加上南方革命军的步步紧逼,张作霖在北京也是如坐针毡。

1928年,奉军在与革命军的战场上节节败退,张作霖意识到无法再待在北京。于是,就决定在同年的6月返回东北。

日本因为张作霖始终不肯答应自己的要求,对其十分不满,得知张作霖要返回东北的时候,便在沿路买下了炸弹。当张作霖的火车经过皇姑屯的时候,日军引爆了炸弹,张作霖被炸身亡。

张作霖死后,由其子张学良继承其在东北的权力。这一时期,日本人也不甘寂寞,软硬兼施地想要控制张学良。但张学良和其父一样,始终不肯妥协。

为了能够应对日本方面的压力,同时也从全国的大局出发,1928年的年底,张学良选择了易帜,结束了东北割据的状态,中国实现了形势上的统一。

自张作霖时期开始,日本就一直打算通过扶持东北的军阀势力,来达到实际掌控东北的目的。而东北易帜,则使日本的这一计划落空了。但是,日本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入侵东北。

时任关东作战参谋的石原莞尔,就在同一年(1928年)提出石原构想,其中就提到:

以日本为中心的“东洋文明”和以美国为中心的“西洋文明”必然开战,而下一次世界大战将是“人类最后的大战”。为了备战,同时也为解决日本国内危机,必须入侵中国!

但因为局势的变化,日本不得不改变之前的作战计划,准备直接出兵入侵。直接出兵,是需要理由向国际上进行交代的,因此,日本想方设法寻找和制造出兵的理由。

1931年,中国一家稻田公司,在没有得到政府批准的前提下,将万宝山农民的一片耕地转租给了一些朝鲜人种植水稻。为了方便种植水稻,这些朝鲜人挖了一条水渠来引流河水,结果给当地的农民造成了很大不便。当地农民,便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政府。

吉林政府在得知了全部实情后,认为这些朝鲜人侵犯了当地农民的权益,要求他们停止作业,并限期出境。事情本来就到此为止了。可是,日本方面得知之后,便派出一批警察来到现场,以保护朝鲜人的利益为借口,禁止朝鲜人离开,并要求他们继续修建水渠。

日本的蛮横行为引起了当地农民的不满,数百名农民联合起来,与日本方面对峙。而日本方面却通过《朝鲜日报》进行虚假报道,称有数百名朝鲜人,在万宝山事件中被中国警察杀害。这篇报道引起了朝鲜方面的强烈不满,朝鲜国内掀起了反华浪潮。

为了平息这件事,国民政府与日本方面进行了多次交涉,蒋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理由,将这件事压了下来。但日本方面却不肯就此罢休。

几乎在万宝山事件的同一时间(1936年6月),日军大尉中村震太郎奉命来到我国东北地区,执行军事侦察任务。为了掩盖身份,中村假扮成中国农民,和其他三个同伴一起,到兴安岭索伦山地区,进行秘密侦察活动。

结果在返回的途中,被当地的驻军发现,并将其逮捕。经过搜出,发现中村身上携带一支手枪,同时还有指北针、测绘仪、笔记本等工具,在笔记本中,详细记录了当地气候、村庄、居民以及驻军情况。中村因此而被认定为军事间谍,并被当地的驻军处死。

一九三一年,没有多少中国人意识到国家已经大难临头。

事情发生后,日本方面于8月17日发表了一份声明,声明中对中村的间谍活动避而不谈,反而指责中国军队无故打死日本军人,并声称这是日本军方的奇耻大辱,要求张学良对这件事做出交代。

为了避免事态扩大,张学良将相关人员进行了转移,但对外声称已经逮捕,等候日方的回应。但日本方面却没做任何回应,而是于9月18日派了一支小队,来到柳条湖,将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炸毁。当爆炸声响起的同时,日军开始了全面入侵中国!

抗日战争是属于全中华民族的一部反侵略战争,中国从一溃千里到完全战胜侵华日军,把日军赶出中国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